行业新闻

意昂体育app金权杖和大斧头谁更代表权力?

2025-02-02 11:17:43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在三星堆一号祭祀坑中,曾经出土过一件著名的黄金权杖,长142厘米,是由黄金外皮包裹的木杖。金杖上面有鱼凫(鱼鹰)抓鱼,以及戴着王冠的人像图案。一些研究者说,这不就是很生动的“鱼凫王”三个字嘛。

  权杖这东西,从古埃及开始,在巴比伦、欧洲等地都很常见。考古学家柴尔德说,西方国王用的权杖,是从巫师的魔杖演化来的。最早是巫师装神弄鬼的魔杖最权威,后来演化成君主、首领的权杖。著名的《出埃及记》中,摩西就是用魔杖打开了大海。

  在古埃及,就有很多种权杖。其中一种叫heqa,最早是牧人的工具,后来引申的意思,类似中国的“代天牧民”,成了法老统治的象征。还有一种瓦斯权杖,各种神灵也拿着这种杖,比如埃及的“阎王爷”奥西里斯,就拿着这玩意儿。

  周杰伦唱的《爱在西元前》,歌词说“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,刻在黑色的玄武岩,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”。到2024年,其实已经满三千八百年了。这块玄武岩上,坐着太阳神沙玛什,把一根权杖交给了汉谟拉比,表示君权来自神授。

  欧洲的洋人也特别流行用权杖,无论是古罗马奥古斯都、中世纪奥托大帝雕像,还是路易十四的画像,这些帝王都是拿着权杖的形象。

  应该说,用权杖象征权力、威严,是世界各地的常见现象。中国在这方面,稍微有点不同。包括三星堆在内的我国大西南地区,喜欢用权杖。而中原地区,则喜欢在权杖上安上一个大斧头,称为斧钺。

  在中原人看来,一个人拿着杖,要么是个简单武器,要么说明你老了,如果不加个大斧子,那就和“权威”二字没多少关系。比如甲骨文里面,老人的“老”字,就是一个扶着拐杖的形象。这个拐杖,只是说明老,而不是权威。

  甲骨文中的“老”字,从左到右,分别出自《合集》16013、22323、 17055正。作者供图

  甲骨文的“老”字,还是很形象的,就是弓着腰,扶着拐杖的老人。老人也叫“杖者”,孔子对“杖者”就很尊敬,他们参加社会的酒会,杖者出去了,孔子也跟着一起出去(《论语·乡党》)。当然,这只是说明孔子尊老,但不是说杖者就是政治权威。

  中原人尊老,说士大夫老了,五十岁可以在自己家里扶拐杖,六十岁可以在自己的社区扶着拐杖走,七十岁可以扶着拐杖走遍自己所在的整个诸侯国,到八十岁那就是到了周天子的朝堂,也能扶拐杖(《礼记·王制》)。其实,讲的还是个尊老。

  到了汉朝,朝廷给六十岁以上的老人,颁发鸠杖。这种鸠杖,顶端木刻一个斑鸠。据说,斑鸠这鸠哥,有一种神奇的力量:鸠哥吃饭,从来不噎着。有了鸠哥加持,老人吃饭也不会被噎着(《后汉书·礼仪志》)。

  不管鸠哥信不信,反正汉朝人还是信的。1981年武威磨嘴子汉墓,挖出来一批木简,上面写着汉朝皇帝的诏书。大汉皇帝表示,我们要发扬尊老精神,朕要给年满七十岁以上的老人,都颁发一根长达一米九的鸠杖。谁敢殴打有鸠杖的老人,朕宰了他。

  在中原文化里面,使用杖,从来都是和尊老联系在一起,而不是和权威联系在一起。在中原人看来,把拐杖上的鸠哥,换成大斧子,才是真权威。一个六千年前的大陶缸,上面画着该部落崇拜的鹳鸟,旁边一个大斧头,表示酋长的权威。在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时代,大的石斧、玉斧,都代表军权。

  汉字里面,君王的“王”字,就是从大斧头演变来的,小斧头演变成“士”字。上古时代嘛,部落里面,酋长拿大板斧去砍人,就是王。其他部落战士,拿小斧头去砍人,就是士。完全是斧头帮的画面感啊。

  《诗经》里面歌颂创建商朝的商汤,也是拿着大斧头的造型。商朝哪怕是女贵族,比如像妇好大姐这种,指挥打仗,也是用青铜大斧头的。现代复原的妇好雕像,就是拿着大斧头的形象。

  后来周人灭商朝,周武王、周公、召公,也都是扛着板斧的形象,一路浩浩荡荡杀进商朝都城。当时天子要赐给诸侯、贵族们军权,就要赏给他们一把大板斧,说以后你看谁不听话、不顺眼,就拿着这玩意儿去砍他(《汉书·毋将隆传》:“古者诸侯、方伯得专征伐,乃赐斧钺”)。

  在中原人心目中,杖上面长个大板斧的,才是权力来源,威风凛凛的。拿斧子当权威象征的,洋人那边也有,比如古罗马著名的最高执政官,其权力的标志“束棒”(按古代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,读作“法西斯”),就是一个大板斧,和一堆棍子捆在一起。手下犯了轻罪,抽出棍子打。犯了重罪,抽出斧子斩。

  而三星堆所在的我国大西南地区,对板斧没那么深的情结,还是喜欢用各种杖。比如三星堆的黄金权杖,应该既是最高宗教的象征,也是政治权力的象征,代表着古蜀王的统治权。当然了,除了黄金权杖,三星堆人也用青铜做成杖头。比如在三星堆二号坑里面,就有神鸟杖头、雄鸡杖头。

  这些青铜杖头,在造型上,更加类似于中原的鸠杖。但是功能不一样,中原鸠杖只是尊老,而三星堆和古蜀人崇拜神鸟,这些鸟头杖,应该具有宗教和信仰的功能,是巫师沟通蜀人祖先神的工具。

  不光是古蜀国,当时整个大西南地区的很多部族,也都是喜欢各类权杖,或者魔杖的。这些分布在云、贵、川各地的西南部族,中原人统称为“西南夷”。当然,西南夷和中原也是有着很大隔阂的,不了解中原的情况。人们熟悉的成语“夜郎自大”,就反映了西南夷对汉朝几乎一无所知。

  问过同样问题的,还不止夜郎酋长这一家。云南的滇王,也问过同样的问题,但最后只是夜郎一家躺枪。其实,这个成语可以改成“滇夜自大”,两家一起平摊,似乎更为公平(《史记·西南夷列传》:“滇王与汉使者言曰:‘汉孰与我大?’及夜郎侯亦然”)。

  西南夷这帮大哥,虽然对中原比较无知意昂体育app,但是对住在成都平原的蜀王,那还是比较熟悉的,知道蜀王的拳头比较硬,惹不起这位爷。蜀王也不客气,长期担任这帮西南夷的老大,西北方向大山上放羊的部落意昂体育app,成了蜀王的牧场。云南、贵州等地,则成了蜀王的后花园(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“以汶山为畜牧,南中为园苑”)。

  小弟跟着大哥混,知道大哥又是玩金杖,又是玩神鸟杖的,这么炫酷的东西,当然也是值得发扬的。比如在大凉山盐源县,古代有个“筰”族,这个族擅长骑马、养羊,也喜欢用各种青铜杖。青铜杖上面,有筰人巫师骑马升天之类的形象。

  意昂体育平台

  “滇夜自大”的古滇国,也喜欢权杖。在昆明市呈贡天子庙出土的一个铜鼎上,刻画着一个头戴大羽毛冠的人,手上拿着权杖。这个人的身份非常高,应该就是滇王,或滇人的大祭司之类。此外,滇人的遗址里面,还有各种人物意昂体育app、鸟、孔雀、鸡、鱼、兔子等不同造型的铜杖首。

  包括巴蜀在内的整个大西南,原本都崇尚权杖、魔杖。但随着秦汉以来,中原文化对巴蜀的持续输入,蜀人也崇尚玩板斧了。在四川博物馆收藏的汉代巴蜀“斧车画像砖”,就很明显在表达这个主题:这位大哥地位高,不仅仅是因为他坐车、有随从,更是因为他的车里,摆着朝廷赐给的大板斧。

  从三星堆的金杖,到汉代成都的斧车出行图,蜀人从权杖派,变成了和中原一样的板斧派。

搜索